| □ 当前位置:阳光成长 |
|
疱疹性咽峡炎 发布人:纪毅 发布时间:2015/9/11 14:21:50 最近幼儿园里陆续出现了发热、咽红、咽痛、上腭粘膜水疱为主要症状的一些小朋友,家长们纷纷担心是手足口病,实际上这是另外一种婴幼儿期的常见疾病——疱疹性咽峡炎。现在我就家长们常见的担心和困惑解释如下: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是同一类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六一”前后是高发期,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1-2周)表现: 1.潜伏期(3-5天):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发高烧38-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 3.水泡期(2-3天):除高烧外,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是宝宝最痛苦期,因溃疡疼痛致出现流口水、拒食等症状 温馨提示:孩子患病期,家长最主要的任务是使用物理降温或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1.疱疹位置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只在咽峡炎部位出疱疹;而手足口病在口腔、手足臀通常都会有疱疹。 2.发病风险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较轻,1-2周自愈;手足口病病程较轻者1-2周自愈,病程较重者会并发脑炎,患肺出血的风险率占1%。 温馨提示:注意观察孩子手、脚、臀部有无疱疹,以防发展成手足口病。 专家提醒:1.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强传染性,应采取隔离措施。 2.只有在出疱疹后才能确诊,到医院易出现交叉感染,最好先在家自行退烧。 3.抗病毒药物也有副作用,不建议使用。 4.疱疹性咽峡炎会复发,但几率较低。 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常在儿童之间传播,所以成人亲吻宝宝导致感染几率很小! 如何护理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 1.发热的护理:用冷湿敷法或温水擦浴法进行物理降温。 当体温超过39℃时,应服用退烧药。该病是病毒所致,所以服用抗生素无效!反会导致宝宝体内菌群紊乱! 2.口腔/饮食护理:选择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蛋羹等;餐具要及时消毒;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孩子多喝凉白开水,可镇痛,且能冲刷创面。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与手足口病一样,目前没有疫苗。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预防: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加强锻炼;开窗通风;少去人多场所。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21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
|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 地址:(210017) 电话: 传真: |
| [苏ICP备10217239号] 访问计数: |
|
| 苏ICP备1021723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