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阳光成长 阳光管理 七彩阳志愿者 阳光班级 阳光课程 阳光工作室 阳光资源 阳光足球 阳光博客 阳光心语
□ 当前位置:阳光资源>获奖论文>正文

[内部]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催化剂
发布人:吴秋霞  发布时间:2013/9/8 14:20:45

  本文摘要:当今世界对儿童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的情况下,我们要继续保持早期教育已有的优势,找出并克服我们的短处,更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从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有部分幼儿不愿参与其它幼儿的活动、不愿举手发言、被忽略、被拒绝、不受欢迎,致使这部分幼儿的交往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最终会影响幼儿人格的健全和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一些理念,教师应对这类幼儿进行干预,针对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有目的教育,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幼儿。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催化剂。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愿望,让幼儿进行复杂的假装游戏,让幼儿对同伴的主动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教幼儿对同伴显示出积极的情感,以游戏为载体,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再通过家长的支持、帮助,更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同伴之间的学习。教师只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帮助幼儿提高及培养他们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  同伴交往   游戏  

  游戏是幼儿积极地、愉快地参与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处于积极的、稳定的情绪状态,幼儿表现出轻松和活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方面,自我意识逐步加强,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游戏中逐步发展自己的应变能力及指控能力;另一方面,在游戏过程中,儿童逐步了解了同伴,知道了同伴与自己的异同,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与互助,并逐步形成了分享、谦让等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始终贯穿与一日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学习的最佳途径。其倡导的就是要给幼儿一些自主的机会,与同伴之间有一种爱的交流,培养他们合作﹑谦让的精神。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幼儿,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应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要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催化剂是符合《纲要》精神的。 

  在一次角色游戏活动中,飞飞转了一圈,还是选择了玩具游戏,而且是单独游戏,其它幼儿都在玩“娃娃家”、“超市”等游戏。这时丁丁一会儿去超市,一会儿去娃娃家,按理来说这也是正常的,但一会儿功夫,就有人告状说:“丁丁把娃娃家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丁丁去超市不给钱,还骂人。”通过这一事例可以发现,飞飞喜欢独自玩,不愿加入到其它幼儿的游戏中,他显示出最大程度的徘徊、踌躇以及情感压抑的行为,容易被忽略。而丁丁在行动上进行攻击,在语言上显示出敌意,容易被人拒绝。飞飞和丁丁都属于不会交往的幼儿,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幼儿不会交往呢?

  1、个性原因。有些幼儿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如:飞飞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举手发言,最喜欢的就是独自玩小兔玩具。有些幼儿个性强,喜欢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当他们想加入正在进行的游戏小组时,他们经常会采取强行进入的办法,从而遭到同伴的拒斥。如:丁丁去超市买东西不给钱,还骂人,同伴就会避开他,去老师那告状。

  2、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幼儿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幼儿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如:飞飞是爷爷奶奶照顾的,很少外出活动,平时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玩。

  3、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有些幼儿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如:飞飞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被其他幼儿抢玩具,于是他就再也不与其他幼儿玩玩具了,害怕别人抢走他的玩具,宁愿一个人独自玩。

  4、教师没有教给幼儿与同伴有效的交往策略。因为平时游戏都是幼儿随意选择,教师没有进行有目的地指导与干预,以至于这些幼儿没有与人交往的经验,长期以往,会影响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

  我们设想一下,假使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愿望;让幼儿进行复杂的假装游戏;让幼儿对同伴的主动行为做出积极的响应;教幼儿对同伴显示出积极的情感;以游戏为载体,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是否会有更好的结果呢?我在日常活动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愿望。

  不会交往的幼儿通常愿意与其它不会交往的幼儿在一起玩,从而失去了练习适宜社交技巧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情感保护”。幼儿很聪明,他们知道在一个群体中谁会交往,谁不会交往,这就使得即使那些不会交往的幼儿也表现出积极的行为,而其它同伴也依然对他们表现出否定的态度,因而,为了免遭伤害,不会交往的幼儿就会避免与会交往的幼儿一起游戏。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如:(1)“班级花园”墙饰由25朵“小花”组成,每朵“小花”中间贴一张幼儿照片,代表班里25个孩子。创设“班级花园”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体验每朵小花之间的联系,当他们发现所有小花都长在一条藤蔓上时,有人说:“小花和小花手拉手,连在一起,就像是好朋友。”还有人说:“小朋友在一起真高兴。”幼儿通过欣赏墙饰,感受到同伴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彼此相互联系的,这为他们进一步交往作了认知上的铺垫。(2)创设了“生日快乐”墙,我设计了一个可以插放照片的蛋糕状盒子,按12个月分隔成12档,幼儿在了解自己的生日月份后,把自己的照片插到对应的月份中,结果发现不少幼儿是同一个月过生日的,这给幼儿带来莫大的惊喜,一起过生日的幼儿兴奋地拥抱在一起,为了这一巧合而欢呼。到了那个月份,我引导过生日的幼儿一起讨论该如何庆祝,又一起布置活动场地。生日聚会上,他们一起吹蜡烛,一起许下心愿,一起合影留念……一系列活动拉近了同伴之间的距离,使同伴间有了更多交往的机会,并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

  二、     教幼儿进行复杂的假装游戏

  儿童的复杂游戏行为能力水平与同伴的接受度有关,表现出高水平游戏行为的幼儿常被教师和成人评定为社交能力强,情感表达积极、合群、有人缘等,游戏尤其对合作和复杂游戏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行为提高幼儿的假装游戏水平:

  (1)提供游戏主题和合适的材料,如:为宝宝的一家提供玩具娃娃、桌椅、床、餐具等;为超市游戏提供货架、物品、钱、收款机等;为医院提供药箱、针筒等。为两个公共电话亭提供玩具电话机,幼儿并记录家里的电话号码,贴在2个电话亭中间。这样幼儿感兴趣就会主动参与了。

  (2)鼓励幼儿加入和采用具体的游戏行为,如:幼儿进行角色分配,谁做爸爸、妈妈、宝宝,爸爸、妈妈、宝宝在家分别做什么;医院谁做医生、护士、病人;幼儿会在电话亭里互拨电话号码,面对面打电话等。

  (3)担任一个角色,亲身加入到幼儿的游戏,如:教师以观众的角色出现,观看幼儿表演或以客人的身份出现,让“爸爸妈妈”想办法如何招待客人。或教师以病人的身份出现,观看“医生”如何给病人看病。

  (4)模仿目标游戏行为,如:创设汽车站(电影院、娃娃家)等游戏的情境,教师以乘客(观众、客人)的身份出现,下次幼儿也会模仿教师以乘客(观众、客人)的身份出现。当幼儿能够加入到游戏的情景中去,他们就会学到加入同伴小组的必要社会技巧。

  三、     游戏中幼儿对同伴的主动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

  4—5岁会交往的幼儿不仅自己行为主动,而且对同伴的主动行为也很敏感,他们总是接受而不是拒绝同伴的主动行为,对同伴的主动行为做出合适的反应,拒绝同伴的主动行为时也会给予合适的理由。相反,不会交往的幼儿却表现出专横和矛盾对立的行为。如:飞飞邀请丁丁参加娃娃家游戏,丁丁只是简单地说:不和你玩,也不说为什么。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接受其它幼儿的邀请。如:引导幼儿,飞飞做妈妈,丁丁可以做什么呢?丁丁说:爸爸。教师:一个家少了爸爸还行啊?丁丁:不行。幼儿自然而然就愿意加入游戏了。因为对同伴的接受程度,预示着以后他们被同伴接受的程度。

  四、     游戏中幼儿对同伴显示出积极的情感

  积极的情感指数被认为是衡量幼儿同伴接受度和综合社交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针,受欢迎的幼儿比不受欢迎的幼儿对同伴显示出更积极的情感,2—6岁幼儿情感上的个体差异比较小,并能预示幼儿以后的社交能力,幼儿可通过微笑、拥抱、安慰、轮流、分享和帮助来向同伴表达积极的情感,如:创设娃娃家、超市等游戏情境,有人来作客时,主人可以面带微笑迎接客人。去超市购物时,营业员可以面带微笑收钱等。长期下来,幼儿就会学会这些社交技能。

  五、     以游戏为载体,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

  游戏中,总有个别胆小﹑害羞﹑懦弱的幼儿,他们往往不敢与同伴交往,更不会主动投入游戏中去。为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加入同伴的游戏中,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询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去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老师跟你一起玩,好吗?”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施以爱的教育,使他们与教师融为一体,慢慢消除幼儿的心理阴影。如在游戏刚开始时,有的幼儿不知道玩什么,教师可通过扮演角色,参与幼儿中,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和老师所扮的角色一起玩,让幼儿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在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投入到游戏中以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加入到同伴的集体中,让他

  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会自制蛋糕为娃娃过生日,并邀请客人到家里一起开生日会,边唱生日歌,在游戏中他们充分感受了分享的快乐情感,体验到集体祝贺生日活动的情趣,使游戏过程充满和谐,在和谐中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心理。同时,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情感教育,如班上有个小朋友生病两天没来幼儿园,第二天来园时,我便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鼓励幼儿主动上前询问他为什么两天没入园,并与他交谈,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要怎样关心别人,在生活中谁关心你?你关心谁?怎样关心的?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孩子关爱别人的感情,使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朋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爱护的意义。所以,在这种自主﹑开放的教育中,幼儿交往机会多,更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很多幼儿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了,部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有所改善。可见,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催化剂。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愿望,教幼儿进行复杂的假装游戏,让幼儿对同伴的主动行为作出积极的响应,让幼儿对同伴显示出积极的情感,以游戏为载体,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因为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及其与同伴之间的学习,提高了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教师只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实践机会,教给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方法;教师同时又是幼儿的合作者,给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因为只有亲身的投入,才能发现幼儿面临的情境问题,如:娃娃家游戏中,男孩想做妈妈,女孩想做爸爸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教师和幼儿进一步思考。幼儿的反应也促进了教师的反思,通过幼儿的反应,教师才会发现,应该更加注重细节,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游戏的设计及材料的提供应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欲望,如:通过各种活动(联欢活动、春游活动等),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时,这也离不开家长的帮助,教师应及时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与家长做简短的交流沟通,纠正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建议家长可利用周末时间,带幼儿与同伴或其它年龄段的幼儿一起玩,有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体会。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催化剂,它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幼儿园教育指导提纲(试行)》

  《学前教育学》  虞永平主编  P279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21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 地址:(210017) 电话: 传真:
苏ICP备10217239号] 访问计数:
苏ICP备10217239号
创意美劳
礼仪养成
阳光花园
阳光期刊
一周食谱
幼儿体操
主题阅读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