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阳光成长 阳光管理 七彩阳志愿者 阳光班级 阳光课程 阳光工作室 阳光资源 阳光足球 阳光博客 阳光心语
□ 当前位置:阳光资源>获奖论文>正文

[内部]今天谁没来?
发布人:曹春  发布时间:2013/9/6 12:58:43

今天谁没来?

  案例背景:

最近班上的孩子们总是在一起讨论:“**小朋友今天为什么不来上幼儿园?他会去哪里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咦,老师怎么会没来?会去哪里了?……好奇心、求知欲、焦虑、担心、猜疑占据了幼儿的心理。《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更加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果我们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

  案例描述:

  片段一:        

老师去哪了?

   

  彤彤“姗姗,姗姗,张老师今天怎么没来呀?你知道张老师去哪里了吗?”

  姗姗:“不知道呀,我刚刚也在找张老师呢,我感觉张老师应该在路上吧。”

  依依:“不对,我觉得张老师今天不会来幼儿园了,肯定和男朋友约会去了,嘿嘿。”

  东东:“不是吧,今天又不是周末我觉得张老师闹钟坏了,哈哈,要迟到了。”

  彤彤:“哎呀,会不会张老师出什么事情呀,那怎么办呀?”

  几个孩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互相猜测着,我觉得挺有意思,对他们的对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姗姗、东东:“我们还是不要瞎猜了吧,去问问曹老师吧,她肯定知道张老师今天为什么不来幼儿园。”

  老师:“张老师今天是外出学习了,你们猜的都不对哦,别担心了,好好学本领吧!”

  孩子们得知张老师的去向后这才安静下来,停止这番讨论。

   

  分析: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关爱他人的情感意识日趋明显,以往只顾着自己游戏,现在他们已经把老师当作班集体中不可分割的成员,由于内心的体验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想法,再由幼儿天生的好奇心驱使,让其慢慢的便产生了去关爱别人的心理倾向。教学活动中老师是教育者、引导者,平日里张老师和孩子们又是打成一片的好朋友,孩子们对张老师颇为喜欢,对张老师为什么不来幼儿园产生了疑虑,孩子们都想急切知道张老师的去向,各种猜测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去问个明白,这样才能安下心来。

  片段二:

为什么没有来?

 

  老师:“宝贝们,今天谁没有来呀?

  张丹:“程璐然没有来!”

  程璐然:“老师我来了,我在这呢!”

  东东:“好像黄皓宸没有来吧。”

  黄皓宸:“谁说我没来,我在这,我今天还是第一个到幼儿园的!”

  孩子们说的结果都不对,其实他们并不清楚谁到底没来,只是凭空自己想象,进行猜测。点完名后他们针对没来的幼儿又开始了一番讨论。

   

  哗哗:“原来是陈木阳和王艺翔没来幼儿园,他们为什么没有来?”

  悠悠:“我还想跟王艺翔玩跳棋呢,可是他没来,这怎么回事呀?天哪,会不会夜里蹬被子生病了?”

  贝贝:“别乱猜,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来呀,因为我没有他们家里的号码,不然我就可以打电话问问了。“

  哗哗:“他不来上幼儿园也不知道告诉我一声,真是的,让我好担心呀!以后不和他们玩了!”

  老师:“孩子们,老师给他们打过电话了,陈木阳和王艺翔生病了,在家休息呢。”

  分析:

    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班级点名册的作用只让幼儿知道今天谁没来,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没来,幼儿对于班中缺席的孩子产生了焦虑与担心,幼儿之间的关爱情感涌上心头,呈现了同伴之间在平日里感情基础的体现,懂得同伴之间应该互相爱护、互相呵护的道理。如今大多数孩子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是家长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对孩子便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的情感和品德的培养,于是在许多孩子的身上看到冷漠、自私、没礼貌、懂得关爱和谦让的孩子寥寥无几。在这种积极、温馨、向上的大环境下孩子们自然养成了爱身边每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多么难得啊!

   

  片段三:

今天谁没来?

 

  老师:“宝贝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大家清楚的知道今天谁没来,是因为什么事而不来吗?”

  黄皓宸:“来的小朋友把自己照片贴出来,我们一看就知道了。”

  唐玉:“还可以自己写名字的。”

  老师:“哦,那不来的小朋友我们怎么知道呢?”

  依依:“打电话和老师请假呗,然后由老师负责告诉我们。”

  为了能够让幼儿一目了然知道老师或其他缺席幼儿不来幼儿园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与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开动脑筋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发挥了幼儿的主体能动性。

   

  集体讨论后,我带领孩子们在级中布置了一块“今天谁没来”的关爱板。孩子们最终决定把笑脸代表你来上幼儿园的标志,五角星代表幼儿事假,圆圈代表幼儿病假,幼儿来园后把标志插上去,缺席的幼儿由教师把标志插上去。

   

   

   

   

   

  爱心板如下:

  今天谁没来?

  2013.5.2  星期五

   

  张老师

  

   

  曹老师

  

  1

  张丹

  

  16

  孙艺心

  

  2

  徐兆伟

    

  17

  孙一阳

  

  3

  彤彤

     

  18

  贝贝

  

  4

  东东

  

  19

  悠悠

  

  5

  张宜家

  

  20

  程璐然

  

  6

  陈木阳

  

  21

  金思辰

  

  7

  周哲宇

  

  22

  唐玉

  

  8

  周相依

  

  23

  杭志成

  

  9

  王佳一

  

  24

  张乐阳

  

  10

  冯诗涵

  

  25

  高瑞阳

  

  11

  哗哗

  

  26

  胡新宇

  

  12

  思思

  

  27

  王子奇

  

  13

  单子恩

  

  28

  乐乐

  

  14

  欧阳天禄

  

  29

  黄皓宸

  

  15

  翟一末

    

  30

  王艺翔

  

   

  片段四:

今天我要来!

  乐乐(打电话):“曹老师我今天生病了,先去医院,晚点去幼儿园,跟你请个假,你要告诉我们班的小朋友哦,要不他们会是担心我的。”

  老师:“好的,放心吧!乐乐去完医院你就回家好好休息吧,早点康复再来上幼儿园。”

  乐乐:“这样不好,我想叫我的笑脸一直在爱心板上!”

   

  “关爱板”的出现,不仅让同伴之间的关爱意识进一步增强,消除了幼儿互相猜测担心的心理,而且幼儿出勤率大大提高,也会主动打电话和老师请假,形成了良好的班级规范制度

   

   

   

   

  我的收获与反思:,

   

  经过“今天谁没来”这块爱心板的布置,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板块内容清楚的看到今天谁没有来?他是因为什么事情没有来?能够让孩子养成互相关爱的意识,同时也让幼儿养成了有事情主动和老师请假的好习惯,帮助幼儿消除了担心疑虑的心理,不再去猜测,使之安心放心。

  关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是我们要着力帮助幼儿养成的一种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幼儿园《规程》第25条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地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情感作为个性的核心,是幼儿心理成长最重要方面之一。良好的情感是行为品德的基础,因此发展幼儿的情感对培养他们社会行为,提高社会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本案例中教师就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未知事情的猜想,在现有的情感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关爱板”不仅帮助幼儿养成了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解决幼儿的焦虑好奇心理,同时提高幼儿出勤率。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敏锐的捕捉每一次教育机智,并善于把握每一次教育契机、灵活运用幼儿现有的情感素养,去激发幼儿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懂得关心他人,并乐意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我们应该在孩子们的人生起跑线上,“浇灌”给他们最美好的物质——“爱”。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21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 地址:(210017) 电话: 传真:
苏ICP备10217239号] 访问计数:
苏ICP备10217239号
创意美劳
礼仪养成
阳光花园
阳光期刊
一周食谱
幼儿体操
主题阅读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