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一直是孩子们好奇的问题。本周,我们借助绘本、动画,引导孩子们了解了自己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过程。为了让孩子们初步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我们开展了“妈妈体验日”活动。我们将一块枕头塞进孩子们的衣服里,他们的肚子变得圆滚滚的。刚开始,孩子们为新奇的体验感到兴奋,他们挺着圆圆的肚子参与区域游戏。半日体验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分享他们的感受,有的孩子…
 |
初春,雨水渐多,为了做好孩子们的德育工作,雨天的周一,我们创新性地开展了线上晨会。首先,袁老师播放了天安门升旗的视频,带给孩子们沉浸式升旗的感受。孩子们看着三军仪仗队升旗的模样,有的孩子说:“好整齐呀。”有的孩子说:“真帅啊。”他们纷纷站得笔直,如同小小解放军,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接着,袁老师表扬了为“元宵灯会”自制灯笼的孩子们,鼓励孩子们…
 |
科学区投放了“磁铁找朋友”的游戏材料,“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呢?”针对这个问题,孩子们收集了一些材料,开启了帮磁铁找朋友之旅。首先,孩子们把收集到的材料放到托盘里,有吸管、夹子、回形针、雪花片等等。“想成为磁铁的朋友,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几个孩子说:“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就是它的好朋友啦。”接着,孩子们猜测磁铁能否吸住这些东西,先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
 |
为了提升教师生发、撰写课程故事的能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2022年12月6日,在沈瑞组长的带领下,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健康运动教研组围绕“研课程故事,抓教师反思”这一主题,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七次教研活动。首先,沈瑞老师就“印象深刻的课程故事”这一话题组织老师们进行讨论、分享。接着,骆诚、俞敏、尤天怡等几位老师结合具体课程故事实例,简短地阐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
《指南》的“科学”领域提出应当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行为,并对他们的发现表示赞赏。下午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在猫头鹰树屋进行游戏,“瞧,我发现了什么?”一个孩子的声音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顺着声音看过去,几个孩子聚在一起说:“我们在树屋上发现了木耳。”“请你们用小眼睛仔细观察,这几片木耳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有个孩子说:“是圆圆的,摸上去软软的,像一颗小珍珠。”…
 |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最近,中三班的孩子们对物品的连接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组织孩子们玩了一场连连看的游戏。随着音乐声响起,孩子们玩起了“连一连”的小游戏。有几个孩子小手拉在一起,兴奋地说:“我们拉手连在一起。”有些孩子相互拥抱着说:“我们抱在一起。”接着,老师为孩子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请孩子…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幼儿园的空气里充溢着香甜的味道,孩子们被这香甜的味道吸引了,纷纷说道:“真甜呐,真香呐!”见孩子们对桂花充满了兴趣和好奇,我们便以“桂花”为题,开启了寻味之旅。周末,孩子们拿上调查表,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桂花大调查。回到幼儿园,他们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发现。有人说在小区、马路边、公园里都看到了桂花;有人说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
 |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儿童、解读儿童的能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2022年10月13日,在桑林林组长的带领下,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社会情感教研组围绕“多元表征,解读儿童”这一主题,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三次教研。首先,桑林林组长向老师们阐述了“表征”的内涵,指出常见的表征有四种:言语表征、动作表征、符号表征和建构表征。接着,教研组的老师们结合儿童的表征方式依次分享…
 |
周三,保健室的刘老师、许老师来到中三班,给小朋友们带来一节“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活动。刘老师问小朋友们:“我们想要保持健康,不生病,应该怎样做呢?”小朋友们纷纷举起小手,有的人说要多运动,有的人说要多喝水,不挑食,还有的人说要勤洗手……刘老师念着“内、外、夹、弓、大、立、腕”的口诀,带小朋友们巩固练习了七步洗手法。刘老师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接种新冠疫…
 |
周一的早晨,中三班的小朋友们自己提着被子包入园,走到班级。小朋友们放下书包、水杯,插好核酸牌,提着自己的被子包,找到自己的床铺。老师鼓励小朋友们尝试自己铺床,把垫被、盖被一层层放好。小朋友们自己拿出被子一层层地铺好、铺平,把被子包折叠得方方正正的,放在了垫被下面。小朋友们学会自己铺床了,又学到了一项新本领,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了自理能力,他们都…
 |
|
|
|